中国·必赢net.95(有限公司)官方网站-Weixin百科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师资队伍 > 比较文学教研室 > 正文

张华

【来源: | 发布日期:2025-04-11 】

96B7B

一、 个人简介

张华,文学博士,教授,博士生导师,博士后合作导师。

曾任北京语言大学研究生院院长、研工部部长,主持并作为“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”学科方向带头人,成功申报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。兼任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刊《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》杂志副主编,《中美比较文学》杂志主编,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,全国国际中文教育教指委委员等,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。曾担任香港中文大学、澳门科技大学、美国耶鲁大学、中佛罗里达大学、南卡罗莱纳大学、加拿大多伦多大学、以色列希伯来大学访问教授并授课,为首都经贸大学自然文学中心、华中科技大学法国文化中心特聘教授,上海财经大学施耐德中心特聘研究员。近年来主要从事东西方文化理论与宗教学、比较文学与跨文化、自然文学与生态美学、海外汉学与中国学、数智人文与文艺学等研究。培养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中外籍硕士、博士百余人。多位中国博士毕业生成为本领域教学名师、科研骨干和博士导师,许多外国博士毕业后成长为我国宣传、教育和文化领域特别依赖的青年汉学家或中国学研究专家。博士研究生招生方向为跨学科研究与跨文化诠释;博士后合作研究方向为中国文学艺术世界传播。

二、 教育背景

1982-1986 山东大学,文学学士

1986-1989 山东大学,文艺学专业,文学硕士

2000-2003 中国人民大学,文艺学专业,文学博士

2002-2003 英国伯明翰大学博士联合培养项目

2006-2007 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后项目

三、 工作经历

1989-1995教育部高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

1995-2000团中央中国国际青年交流中心

2000-2001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

2001-2008 北京语言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

2008-2014 北京语言大学研究生院

2014-今 必赢net.95/中华文化研究院(国际文化研究基地)

四、 学术成果

论文

1. 文明互鉴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,《中国文化研究》,2025年春之卷.

2. 作为思想领域对话途径与互释工具的侨易学,《差异》第16辑,2025年.

3. 何佳美术作品中的三维景观,《人民日报》(海外版),2025.04.02.

4.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ranscendence between Christianity and Confucianism,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ino-Western Studies,Vol.27,2025.

5. 《文心雕龙》英译考辨与个案探察,《国际汉学》,2025年.

6. 侨易学的方法论维度与理论逻辑,《复旦谈译录》第6辑,2024年.

7. 以心相通促民相亲,中国日报社《21世纪英文报》2024.01.08.

8.《左传》在欧美的译介,《国际人才交流》,2024年第1期.

9.作为比较文学方法论的侨易学,《社会科学论坛》,2024年第2期.

10. 中国的自然文学与生态美学研究,《关东学刊》,2024年第2期.

11.出版人的荣誉,《博览群书》,2023年第11期.

12. 知识谱系中的侨与易,《基督教文化学刊》,2023年春之卷.

13. The Route ofQiaoyiology and Its Knowledge Space,FRONTIERS IN ASIA-PACIFIC LANGUAGE AND CULTURE STUDIES,2023,Vol. 2, Issue 2.

14. On the Origin of Yutang Lin’s and Shiqiu Liang’s ConceptualYi from the Perspective ofQiaoyiology,FRONTIERS IN ASIA-PACIFIC LANGUAGE AND CULTURE STUDIES,2023,Vol. 2, Issue 1.

15. Cultural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on Culture —Standing on a Position of Chinese,FRONTIERS IN ASIA-PACIFIC LANGUAGE AND CULTURE STUDIES,2022,Vol.1,Issue 2.

16.Mo Yan’s Symbolism and Root-seeking,Literary Studies,Vol.35,Mar.2022.

17.Epistemology in Apologetics,Logos & Pneuma, No.56 Spring 2022.

18. 中国生态美学的回顾与前瞻,《中国美学》2022年春季刊.

19. 中外文学交流中的生态和侨易“身份”,《中美比较文学》2021.5

20. Theory Today in China: An Overview,symplokē, Vol.27, 1-2,2019.

21.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 of Contemporary Theology and the Pluralism of Christianity,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ino-Western Studies,Vol.17,2019.

22.他也是知识分子,《社会科学报》(上海)2020.04.02.

23.学科边界拓展与比较文学,《中国社会科学报》2019.04.15.

24.普遍主义再思考,《基督教文化学刊》2017年春季刊.

25. 新轴心时代的侨易学,《安徽师范大学学报(人文社会科学版)》2017,1.

26. 身体,《基督教文化学刊》2016年春季刊.

27. 作为自然之部分的人,《鄱阳湖学刊》2016.3.

28. 世界文学的侨易格局,《跨文化对话》2015.10.

29. A Reinterpretation of Confucianism,Macao Forum,2015.6.

30.比较文学视域中的文学、汉学和宗教研究,《基督教文化学刊》2015年春季刊.

31. 中国与西方:1950年以及其后的经典翻译,《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》2014.9.

32. 经文辨读与比较文学,《基督教文化学刊》2014年春季刊.

33. 关键在于心灵生态的建设和改善,《社会科学报》(上海)2014.2.18.

34.圣像崇拜与圣言隐遁,《基督教文化学刊》2012年夏季刊.

35. 中华民族大文学史观和世界文学,《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》2012.6.

36. 伯明翰文化学派对中国文论的影响,《学习与探索》2010.9.

37. 试论中国鬼神文化与高罗佩的《狄公案》,《中国文化研究》2009.5.

38.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,《中国文化研究》2009.2.

39. 从精英到平民,《贵州社会科学》2009.1.

40. 何谓基础神学?《道风:基督教文化评论》2009.1.

41. 圣经文学的奇幻版本—解读《纳尼亚传奇》,《东岳论丛》2008.7.

42. 生态批评当代传播的始点与路向,《现代传播》2008.6.

43. 儒家思想中的超越观,《中国文化研究》2008.5.

44.梅·萨藤的文学创作对原始神话的女性诠释与重构,《求是学刊》2008.5.

45.英国与美国大学艺术教育模式比较,《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》2008.4.

46. 生态批评的现代性背景及其当代发展逻辑,《文艺理论与批评》2008.03.

47. 中世纪文学批评的几种主要模式,《黑龙江社会科学》2008.2.

48. 基督教与传统儒学在超越观上的比较,《东岳论丛》2007.1.

49. 神学、汉学与文化研究,《基督教文化学刊》2007年冬季刊.

50. 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的神学进路《基督教文化学刊》2006年冬季刊.

51.神学与人文学的公共话语,《基督教文化学刊》2005年冬季刊.

52.中西比较文学研究的新视野,《北京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2005.3.

53.“灵性”对“诗性”的诠释,《基督教文化学刊》2004年冬季刊.

54. 神学对美的观照和启示,《文艺美学研究》2004.10.

55. 新媒体美学,《文史哲》2004,10.

56. 文化传统新论,《人民日报》2004.7.22.

57. 伯明翰学派的文化传统,《文艺报》2004.1.20.

58. 文化交往中的文化翻译,《人民日报》2003.4.8

59. 美学现代性:一种历史性考察,《文艺美学研究》2002.2.

60. 论中世纪基督教美学的象征主义特征,《宗教与艺术》2002.2.

61. 一种对美学转向的思考,《文艺美学研究》2002.1.

(二)其他类型

曾出版文化随笔集《阅读哈佛》,并于2015年开始在著名作家贾平凹主编的《美文》杂志开办“汉风专刊”,每月出版一期,每期发表一篇文化评论。

)著

1.《践行生态批评: 帕特里克•墨菲生态诗文集》山东大学出版社,2025年.

2. 《激进的正统:一种新神学》香港道风书社,2025年.

3. 《国际中文教育散论》山东大学出版社,2021年.

4. 阿语版《生态美学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建构》埃及智慧宫出版社,2020年.

5.《文化与全球化》山东大学出版社,2019年.

6.《东学西传:国学与汉学》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,2017年.

7.《人文学术:东方与西方》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,2015年.

8.《跨学科研究与跨文化诠释》复旦大学出版社,2013年.

9.《全球伦理读本》山东大学出版社,2013年.

10.《对外汉语:理论与实践》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,2012年.

11.《道成肉身:基督教思想史》中央编译出版社,2011年.

12.《宗教与日常生活》中央编译出版社,2010年.

13.《生态美学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建构》中华书局,2006年.

14.《伯明翰文化学派领军人物述评》山东大学出版社,2005年.

15. 外籍博士跨文化研究文丛十种,陕西师大出版社,2021年始.

项目

1.当代神学的人类学视角及宗教多元主义研究,国家社科基金项目.

2.生态美学与生态神学关系研究,教育部回国人员项目.

3.“上帝”词义变迁及命名的跨文本阅读与诠释,教育部回国人员项目.

4.当代宗教与政治生态环境关系研究,北京市共建基地项目.

5.北京语言文化的世界传播研究,北京市科研基地项目.

6.首都高校文化安全现状调查,北京市哲社基地项目.

五、 主讲课程

(一)本科

1.比较文学学科史

2.自然文学与生态批评概述

3.学术论文写作教程

(二)研究生

1.东西方宗教诗学

2.比较文学与跨文化

3.自然文学与生态美学

4.数智人文艺术理论

5.中外文化史

6.美学原理

六、 个人邮箱

zhanghua@blcu.edu.cn

Baidu
sogou