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一、个人简介
段江丽,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硕士(1993)、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(2000)
二、工作经历
湖南师范大学(1993-2002),助教、讲师、副教授;浙江大学(2000-2002),博士后;北京语言大学(2002-2025),副教授、教授;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(2011-2013),客座研究员;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(2014),访问学者。
三、学术成果
(一)论文
1《中国古典小说理论中的艺术虚构论》,《理论与创作》1993年第2期,第72-79页
2.《论悲剧精神》,《中国文学研究》,1993年第3期,第6-11页
3.《重新审视<长生殿>的爱情悲剧》,《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》1993年第3期,第109-114页
4.《论中国古典悲剧的鉴别标准》,《中国文学研究》1994年第1期,第9-12页
5.《论蒲松龄的儒家人格》,《蒲松龄研究》1999年第1期,第30-43页
6.《贾宝玉性格的心理学阐释》,《红楼梦学刊》1999年第2期,第326-336页
7.《理学与<三言>、<二拍>中的道德说教》,《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》1999年第3期,第77-83页
8.《乱世悲歌——<杨思温燕山逢故人>的思想内涵和叙事艺术》,《名作欣赏》1999年第4期,第46-50页
9.《<红楼梦>对“爱的起源”的探索》,《理论与创作》1999年第4期,第49-53页
10.《论陈眉公之“隐逸”》,《中国典籍与文化》1999年第4期,第19-24页
11.《从“爱的本性”论宝黛爱情》,《红楼梦学刊》2000年第1期,第258-273页
12.《虐待狂:薛素姐形象的心理学分析》,《明清小说研究》2000年第3期,第175-187页
13.《论<水浒传>的叙事视角》,《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》2001年第3期,第115-121页
14.《缘法·情欲·情分:<醒世姻缘传>中的“婚姻本相”》,《浙江学刊》2002年第1期,第104-110页
15.《善书与明清小说中的果报观》,《明清小说研究》2002年第1期,第48-60页
16.《“除夕雷雨”与“内官”:<醒世姻缘传>成书年代补证》,《中国典籍与文化》2002年第1期,第30-35页
17.《女正位乎内:论贾母、王熙凤在贾府中的地位》,《红楼梦学刊》2002年第2期,第201-218页
18.《男权的失落:从<醒世姻缘传>看明清小说中的“女尊男卑”现象》,《浙江社会科学》2002年第6期,第147-151页
19.《学术·政治·人性——<红学:1954>读后》,《博览群书》2004年第1期,第85-88页
20.《论王希廉<红楼梦>“评语”的小说学思想》,《红楼梦学刊》2004年第1期,第335-361页
21.《对“自传说”的质疑和批评:1919-1949“边缘红学”研究之一》,《红楼梦学刊》2004年第3期,第163-183页
22.《<金瓶梅>之前的“家庭小说”传统》,《温州师范学院院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2004年第4期,第45-49页
23.《<红楼梦>版本及相关问题研究述评》,《河南教育学院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2005年第3期,第1-11页
24.《从明清小说看传统家庭生活的阶层性特征》,《中国文化研究》2005年第3期,第113-123页
25.《小说批评派的种种主题说:1949之前“红学”研究之二》,《红楼梦学刊》2005年第5期,第259-281页
26.《文化视野下的<红楼梦>》,《中国图书评论》2005年第11期,第41-44页
27.《1949年之后<红楼梦>主题研究述评》,《红楼梦学刊》2006年第1期,第201-215页
28.《<红楼梦>中的“比德”:从“林黛玉与花”说起》,《红楼梦学刊》2006年第3期,第271-284页
29.《“情”“欲”的意义:<姑妄言>》的夫妻情爱观》,《明清小说研究》2006年第2期,第236-245页
30.《错乱中的坚守与复归:明清同性恋小说的性别意识》,《中国文化研究》2006年第4期,第110-117页
31.《中国传统小说中“议论”的修辞效果》,《叙事学的中国之路——全国首届叙事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》2006年6月,第367-372页
32.《从小说叙事到影视叙事的改编空间——关于新版<红楼梦>电视剧的思考》,《红楼梦学刊》2007年第3期,第38-61页
33.《<醒世姻缘传>成书年代再考证——与夏薇博士商榷》,《明清小说研究》2007年第3期,第273-289页
34.《比较视野下的<红楼梦>(上):1949之前红学研究之四》,《红楼梦学刊》2007年第5期,第280-306页
35.《文化大视野下的文献整理与文本研读——陈庆浩研究员访谈录》,《文艺研究》2008年第5期,第63-71页
36.《“传统”中的“现代性”——中国古代文学中的“审父”意识》,《中华文化研究》2008年第3期,第65-74页
37.《明代诗文研究的新成果——读黄卓越著<明中后期文学思想研究>》,《浙江社会科学》2008年第11期,第123-124页
38.《文学视野下的〈徐霞客游记〉》,《徐霞客研究》2008年第17辑,第114-126页
39.《也谈中国传统贤妻良母观——兼与李卓教授商榷之一》,《中国文化研究》2009年第3期,第94-105页
40.《譬喻式阐释传统与古代小说的“缀段性”结构》,《文学评论》2009年第1期,第81-87页
41.《从家庭伦理到政治伦理——<孝经>在儒家孝道思想史上的意义》,《中国文化研究》2010年第3期,第80-85页
42.《人与梅花一样清:论徐霞客的人格特征》,《徐霞客研究》2010年总第20辑,第102-112页
43.《通俗小说中的童生试、岁考与科考——以<醒世姻缘传>等为中心》,《明清小说研究》2011年第3期,第40-53页
44.《先秦儒家孝道思想的形成及解读》,《中国文化研究》2011年第3期,第40-52页
45.《严谨求实 博观约取——周先慎教授访谈录》,《文艺研究》2011年第12期,第90-99页
46.《中国古代文学与东亚文学—文化圈——金文京教授访谈录》,《文艺研究》2013年第2期,第63-77页
47.《国家叙事中的性别平等——也谈毛评本<三国演义>的女性观》,《南开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2013年第2期,第110-119页
48.《中国古代文学与东亚文学-文化圈——金文京教授访谈录》,《文艺研究》2013年第2期,第63-77页;《文学遗产》网络版转载。
49.《日本“中国文学史”中的<红楼梦>(一)——以笹川种郎为中心》,《红楼梦学刊》2013年第6期,第226-240页
50.《日本“中国文学史”中的<红楼梦>——以盐谷温为中心》,《曹雪芹研究》2014年第1期,第154-165页
51.《金文京的<三国演义>“综合”研究——日本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系列之一》,《明清小说研究》,2014年第3期,第229-248页
52.《明治年间日本学人所撰“中国文学史”述论》,《中国文化研究》2014年第4期,第193-212页
53.《红楼家庭角色论——以贾政为中心》,《曹雪芹研究》2015年第2期,第81-92页
54.《中川谕的<三国演义>版本研究——日本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系列之二》,《明清小说研究》2015年第3期,第232-253页
55.《贾雨村的堕落之路》,《文史知识》2015年第10期,第50-54页
56.《家庭文化视野下的贾珍与贾琏》,《红楼梦研究》2015年第4期,第59-68页
57.《<红楼梦>早期脂批的阐释学意义——以阐释旨趣为中心》,《曹雪芹研究》2016年第1期,第69-77页
58.《侨易学理论之内涵与启发》,《江苏师范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2016年第4期,第60-63页
59.《经典的还原、阐释与重构——孙康宜的明清女性文学研究述论》,《中国矿业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2016年第4期,第63-70页
60.《<红楼梦>早期脂批的阐释学意义——以阐释语境为中心》,《红楼梦学刊》2016年第5期,第49-68页
61.《日本红学家大高岩旅华日记研究》,《中国文化研究》2016年第4期,第167-180页
62.《点滴成波涛 浩荡若巨川——冯其庸先生红学研究综论》,《红楼梦学刊》2017年第4期,第200-223页
63.《<红楼梦>与中国传统家庭伦理》,《中国文化研究》2017年第3期,第61-75页
64.《辨伪求真,守望学术——梅节先生红学访谈录》,《文艺研究》2017年第9期,第77-86页
65.《复调性与人物形象评价——以钗黛比较为中心》,《红楼梦学刊》2018年第1期,第228-247页
66.《“正定模式”对<红楼梦>当代传播的意义与启示》,《曹雪芹研究》2018年第2期,第142-156页
67.《<红楼梦>中平儿之家庭角色论》,《苏州科技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2018年第3期,第36-43页
68.《大道无术,治学要诚——胡文彬研究员访谈录》,《文艺研究》2018年第7期,第71-80页
69.《中国古代“小说”概念的四重内涵》,《文学遗产》2018年第6期,第152-167页
70.《大正—昭和前期日本学人所撰“中国文学史”著作述论》,《中国文化研究》2018年第4期,第159-169页
71.《<红楼梦>中宝钗之家庭角色论》,《细读》2018年春夏卷,第77-100页
72. 《明治年间日本学者的中国文学观——以“中国文学史”著作序跋为中心》,《中国文学研究》2018年第4期,第163-171页
73.《学术基础与学术主体性精神——李希凡先生红学研究学理分析(上)》,《红楼梦学刊》2019年第2期,第49-70页
74.《<废艺斋集稿>的来龙去脉及真伪论争》,《曹雪芹研究》2019年第3期,第42-66页
75.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视野下的<红楼梦>文本阐释——李希凡先生红学研究学理分析(下)》,《红楼梦学刊》2019年第5期,第37-76页
76.《务真求实 明思慎辩——蔡义江教授访谈录》,《文艺研究》2021年第3期,第86-96页
(二)专著
1、《奇人奇书——〈徐霞客游记〉》,昆明:云南人民出版社,2002
2、《〈醒世姻缘传〉研究》,长沙:岳麓书社,2003
3、《礼法与人情:明清家庭小说的家庭主题研究》,北京:中华书局,2006年5月
4、《二十世纪学术论辩书系•中国古代小说研究论辩》(合著),南昌:百花洲文艺出版社,2006
5、《话说〈红楼梦〉中人》(合著),武汉:崇文书局,2006
6、《红楼梦文本与传播影响》,辽宁人民出版社,2019
7、《红学研究论辩》,辽宁人民出版社,2019
8、《红楼人物家庭角色论》,辽宁人民出版社,2019
9、《“曹雪芹与北京”考论》,学苑出版社,2021年9月
10、《日本“中国文学史”著作研究》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待出版。
(三)项目(2015-)
1.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题目:“日本学人所撰‘中国文学史’研究(1882-2002)”,项目编号14AZW010 ,已结项。
2.国家社科重大项目“西方早期中国文学史纂及其影响研究”之子课题“日本早期中国文学史编纂及其影响研究”,项目号:14ZDB086,已结项。
3.国家社科一般项目“儿岛献吉郎‘中国文学史’纂述及影响研究”,编号:21BZW119,在研。
4.北京市社科基金研究基地重点项目“”
5.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研究基地重点项目“曹雪芹与北京”,项目编号15JDWYA002,已结项。
四、主讲课程
(一)本科
1.通识课“《红楼梦》研究”
(二)研究生
1.明清小说研究
2.古代小说研究专题
3.古代小说序跋评点研究
五、个人邮箱
duanwxs@163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