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·必赢net.95(有限公司)官方网站-Weixin百科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师资队伍 > 古代文学教研室 > 正文

李瑞卿

【来源: | 发布日期:2025-03-31 】

一、个人简介

李瑞卿,男,北京大学文学博士。现任必赢net.95、中国文化研究院教授,博士生导师。兼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学院研究院客座研究员、《中国文论》编委、《中国人文科学》(韩国)编委、中国《文心雕龙》研究会常务理事、中国古代文学学会理事。曾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、必赢net.95副院长(主持工作)、京都外国语大学客座教授、凤凰卫视节目撰稿人等。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,2008年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(高等教育集体)二等奖。

主要研究领域为“诗学与修辞学”“易学与诗学”“天文与诗学”“文艺思想史”“《文心雕龙》研究”等。

 

二、教育背景

1999至2002年在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学习,获文学博士学位。

三、工作经历

1996年起先后任教大连大学中文系、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必赢net.95,2018年起任教北京语言大学。

四、学术成果

(一)论文

1.《江山就是人民,人民就是江山》,《中国文化研究》2024年第3期。

2.《论刘勰的数理思维》,《山西大学学报》2024年第3期。

3.《刘勰数论略要》,《文史知识》2024年第1期。

4.《“横渠四句”解读》,黄会林主编《中国文化与传统美学》,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4年8月。

5.《李贽的自我意识及其文学思想论略》,《民族文学研究》2023年第4期。

6.《袁宗道情念论及其诗学话语体系》,《北京大学学报》2023年第6期。

7.《刘勰数论略要》,《文史知识》2024年第1期。

8.《刘师培中国文学观念的易学阐释》,《文艺理论研究》2022年第4期。

9.《苏轼影论》,《艺术学研究》,2022年第5期。

10.《苏轼影论》(节选),《苏东坡与宋代生活审美研究专辑》,世界知识出版社2022年。

11.《自然之数与儒家价值秩序及其诗学意义》,《国际儒学》2022年第1期。

12.《“为天地立心”解》,《文史知识》2022年第1期。

13.《刘勰“数”论》,《中外文化与文论》2021年第4期。

14.《《文心雕龙》意象论的易学阐释》,《古代文学理论研究》2021年第1辑。

15.《苏轼的象外之象及其显象赋形范式》,《艺术学研究》2021年第2期。

16.《文艺美学的立体性建构》,《中国图书评论》2020年第10期。

17.《<老子>道本体诠释学特质》,《阐释学学刊》(第1辑)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年。

18.《杨万里诗学中的意、象、言关系》,《文艺理论研究》2018年第6期。

19.《韩愈道论与文论》,《汉语言文学研究》2019年第2期。

20.《刘勰文质论之建构模式解析》,《古代文学理论研究》第48辑,华东师范大学2019年版。

21.《心体的时位关系——<文心雕龙>文生成论》,戚良德主编《儒学视野中的22.《文心雕龙》》,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。

23.《易学语言观念及其诗学意义》,《中国中外文学理论研究》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版

24.《杨万里易学与诗学》,《周易研究》2013年第3期。

25.《苏轼易学与诗学》,《文学评论》2013年第3期

26.《苏轼易学与诗学》,人大复印资料2013年第9期

27.《杨万里去词去论发微》,《文学遗产》2013年第2期

28.《王勃易学及其诗学思想》,《文学遗产》2010年第6期

29.《唯物史观在古代文论研究中的应用》,《文学遗产》2018年第3期

30.《欧阳修易学与诗学》,《北京大学学报》2010年第1期

31.《幽微论及其诗学内涵》,见《文艺理论研究》2008年第4期

32.《中州集文章观》,见《民族文学研究》2008年第1期

33.《天然风韵 英雄气质——元好问美学精神新论》,见《民族文学研究》2006年第3期

34.《阮籍易学与《咏怀》八十二首》(下),《古代文学理论研究》,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版

35.《阮籍易学与《咏怀》八十二首》(上),《古代文学理论研究》,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版

36.《王船山诗学的《易》学观照》,《古代文学理论研究》第32辑

37.《李梦阳诗学的易学观照》,《古代文学理论研究》第28辑

38.《天文数理遭遇物理几何——关于清宫廷画透视与笔法的反思》,《中国中外文学理论研究》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

39.《郝经易学与诗学》,北师大《中国传统文化与元代文献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》,中华书局版2009年3月

40.《吴澄易学与诗学》,《国际易学研究》11辑出版

41.《“气机”论与“诗而我”——吴澄理学与诗学的转向》,张健郭鹏主编《古代文论的现代阐释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。

42.《吴澄诗法论之理路及诗法史蕴涵》,《元代文献与文化研究》第1辑,中华书局2012年版

43.《郝经易学与诗学》,北师大《中国传统文化与元代文献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》,中华书局版2009年3月

44.《欧阳修记类文中以《易》立意举隅》,(日本)《研究论丛》2009年LXXⅣ期

45.《欧阳修记类文中以《易》立意举隅》,陈庆元主编欧明俊副主编《中国散文研究:中国古代散文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》,凤凰出版社2011年版。

46.《曾巩儒学及其文道关系》,《曾巩诞辰10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》,江西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

47.《王安石的道论与文论》(合作),《北京教育学院学报》,2017年第5期

48.《元好问诗论中的“苏学”理路》,《忻州师范学院学报》,2012年第3期

49.《诗化哲学与历史批判——“文学与哲学的对话”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一组发言》,《中国图书评论》2007年第8期

50.《兄弟同心其力断金》,《光明日报》2018年2月23日

51.《建构中华的智慧》,《光明日报》2018年2月28日

52.《古典文学人文精神的时代观照》,《光明日报》2018年1月29日

53.《中国文化传统与现代文学观念全景》,黄会林主编《当代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生成》——第三极文化论丛,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

54.《庖丁解牛的数理问题》,黄会林主编《当代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生成》——第三极文化论丛,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

55.《传统文化研究与科学视野》,黄会林主编《当代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生成》——第三极文化论丛,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版

56.《从礼仪行为探源兴》,马奔腾主编《诗教与诗学》,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

57.《鲁迅对国民性与知识者的批判》,曹卫东李林荣主编《当代文艺评论视域中的鲁迅传统》,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年版

58.《天文数理遭遇物理几何》,常耀华主编《囊括万殊裁成一相——首届海峡两岸汉字与书法艺术教育学术论坛论集》,文物出版社2018年版。

59.《相思为何物——读李商隐〈无题·来是空言去绝踪〉》,见《文史知识》2008年第9期

60.《与心相约——〈约客〉解析》,见《名作欣赏》2006年第2期

61.《〈逍遥游〉向郭义与支遁义之比较》,见《中文自学指导》2005年第5期

62.《〈沧浪诗话〉新论》,见《中国韵文学刊》2005年第2期

63.《朱彝尊论明代主要作家和群体》,见《嘉兴学院学报》2005年第4期

64.《乱世中的寂寞心、英雄气——元好问诗学精神》,见《忻州师范学院》2005第4期

67.《朱彝尊论明代主要作家和群体》,见《朱彝尊研究》2004年12月

68.《醇雅论与神韵说之比较》,见《山西师范大学学报》2004年第4期

69.《唯美的愁思》,见《名作欣赏》2004年第12期

70.《早失家园的朱彝尊》,见《文史知识》2003年第3期

71.《刘勰《乐府》篇研究——与《明诗》篇比较》,见《山西大学学报》2002年第1期

72.《从〈静志居诗话〉看朱彝尊美学的一个侧面“清”》,见《辽宁师范大学学报》2002年第2期

73.《朱彝尊以言情为主的理学风雅合一论》,《大连大学学报》2002年第3期

74.《朱彝尊论文》,见《殷都学刊》2002年第3期

75.《女性的前景及出路》,见《大连大学学报》1999年第5期

76.《文学理论的研究和教学》,《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》2010年增刊

77.《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方案修订思路》,周烈邱鸣主编《教学教学探索改革创新》,旅游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

78.《构建先进师德关注时代青年》,《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师德论文集》旅游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

79.《简化历史的历史观》,见《且慢,易中天——易中天〈品三国〉现象研究》,2006年版

80.《2005年中国争鸣小说精选·肤浅的叙事》,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

81.《2006年中国争鸣小说精选·为何如此轻易地虚无和绝望》,长江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

82.《苏轼的象外之象及其显象赋形范式》,《中国思想史研究辑刊》(第6集)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年版。

专著

1.《中国诗人易学与诗学》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年版。

2.《中国诗人易学与诗学续编》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4年版。

3.《朱彝尊文学思想研究》,京华出版社2006年版。

4.《中国古代文论修辞观》,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。

5.《古代名家诵读本——王昌龄》,中国少儿出版社2001年版。

项目

1.国家社科基金项目:《中国诗学的天文数理维度研究》(2014)

2.教育部项目:《宋代诗人易学与诗学的演进》(2011)

3.中国社会科学院:《中华思想通史》(中华文艺思想明代部分)

4.北京市教委项目:《中国古代文观念与当代创作》

5.北京市优秀人才项目:《康熙时期的政治与美学》

6.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改项目:《中国易学与诗学》

7、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科研项目:《傅山文艺思想研究》

8、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科研项目:《中国修辞学的文化阐释》

主讲课程

(一)本科

1.《中国文学批评史》

2.《中国古代文学》

3.《天文与诗学》

(二)研究生

1.《易学与诗学》

2.《天文与诗学》

3.《易学阐释学的话语与方法》

4.《<文心雕龙>讲读》

5.《明代文学与哲学》

6.《中国古代自然观与诗学专题》

7.《中国易学与<文心雕龙>》

个人邮箱

liruiqing@blcu.edu.cn

Baidu
sogou