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一、个人简介
杨蒙生,男,1984年生,山东临沂人,中共党员,北京语言大学、北京文献语言与文化传承研究基地教授,硕导;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聘学位论文评审专家,“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”清华大学协同攻关创新平台外聘专家,曲阜师范大学李学勤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外聘研究员,中国考古学会美术考古专业委员会(筹)学术委员,曾任美国达慕斯学院(Dartmouth College)东亚与中东语言文学系任高级访问学者,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字学(古文字学)、中国史(历史文献学)、学术史。
二、教育背景
1、2003年9月-2007年6月,就读于山东师范大学必赢net.95汉语言专业,攻读文学学士学位;
2、2009年9月-2012年6月,就读于安徽大学必赢net.95中文系汉语言文字学专业,攻读文学硕士学位,研究方向为古文字学;
3、2012年9月-2017年6月,就读于清华大学人必赢net.95历史系中国史专业,攻读历史学博士学位,研究方向为历史文献学;
4、2015年1月-同年7月,在美国达慕斯学院(Dartmouth College)东亚与中东语言文学系任高级访问学者,研究方向为Early China(古代中国)。
三、工作经历
1、2017年7月-2019年7月,在清华大学人必赢net.95中文系古典文献学博士后流动站,开展出土文献整理与研究工作。
2、2019年7月至今,任职于必赢net.95、北京文献语言与文化传承研究基地,进行教学、科研工作。
四、学术成果
(一)论文
已发表学术论文近四十篇,其中的代表性论文有:
1.《清华简<成人>篇“助”字发微》,《中国文字研究》第38辑,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,2023年12月,第74-79页。(CSSCI)
2、《从清华简<系年>看齐长城与三晋伐齐的路线问题》,《简帛研究(二〇二三春夏卷)》,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,2023年6月,第6-20页。(CSSCI)
3、《读清华简<治邦之道>丛札》,《中国文字研究》第31辑,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,2020年11月,第78-82页。(CSSCI)
4、《三晋伐齐前后齐国一方人物史迹初考——以清华简<系年>为中心》,《文献》2020年第1期,第33-48页。(CSSCI)
5、《利用清华简等出土文献校正<左传>一例兼及相关问题》,《清华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2018年第6期,第184-186页。(CSSCI)
6、《清华简<筮法>篇“焉”字补说——兼谈平山中山王器铭中的一个相关字》,《安徽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2018年第3期,第87-91页。(CSSCI)
7、《纽约2015春季拍卖会所见中国古文字资料简介》,《甲骨文与殷商史》新7辑,上海古籍出版社,2017年11月,第282-299页。(CSSCI)
8、《介绍新发现的几个战国文字简化门类》,《汉语言文字研究》第1辑,上海古籍出版社,2015年2月,第311-321页。
9、《“隆”字源流试考——从古书中隆、降二字的讹混谈起》,《中国文字学报》第5辑,商务印书馆,2014年7月,第218-224页。
10、《枣庄徐楼出土鄝子戈铭文补释》,《中国文字研究》第21辑,上海书店,2015年8月,第51-57页。(CSSCI)
11、《清华三<良臣>篇管见》,《深圳大学学报(人文社会科学版)》2014年第2期,第59-61页。(CSSCI)
12、《楚惠王居“宛郊”试释——兼谈古文字中的几个相关字》,《深圳大学学报(人文社会科学版)》2013年第1期,第79-84页。(CSSCI)
(二)专著
1、《骉羌编钟铭文与清华简<系年>》,上海古籍出版社,2020年。
(三)项目
主持并参与省部级以上各类项目若干,其中,主持在研及完成的项目有:
1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“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所见东周人物人名用字及其族系诸问题研究”(22BYY105);(在研)
2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“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文本来源问题综合研究”(20YJC740080);(已完成)
3、国家第64批博士后面上一等资助项目“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文本来源初探”(2018M640109)。(已完成)
参与在研省部级以上各类项目包括:
1、教育部、国家语委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与应用专项科研项目“北京大学藏秦、汉简牍文字、文本综合研究”(YWZ-J020);
2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“世界文字资源库建设与研究”(22JZD033);
3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“清华简与儒家经典的形成与发展”(16ZDA114)。
五、主讲课程
(一)本科
1、古代汉语(一、二)
2、甲金文献选读
3、《说文解字》研读
4、出土文献概要
(二)研究生
1、中国语言文字学史(上下、)、中国文字学史(上、下)、中国文字学史专题
2、古文字形体基础(上、下)
3、清华简导读
六、个人邮箱
yangmengsheng@blcu.edu.cn